1、企业概况
湖南黑金时代牛马司矿业公司原为涟邵矿务局牛马司煤矿,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牛马司镇,中心经度111°41′,中心纬度27°15′,矿区面积36km2。公司始建于于1951年,主要进行煤炭开采和洗选,年采选能力23万吨,目前主要产品有“牛马司”牌原煤、精煤、极品煤等。
2、企业环境保护方针、环境保护目标
2.1 企业环境保护方针
2011年度我公司的环境保护方针为:“严守法规强管理,预防为主控风险,全员参与抓落实,爱护环境保健康,持续改进促发展”。
2.2 企业环境保护目标
2011年度公司的环境保护目标是:“杜绝一切污染事故;废水达标排放率100%”。
2.3 企业环境保护工作
1、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定的情况
我公司(矿)始终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坚持生产经营与安全环保及社会效益三个成果一起抓,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组织管理机构,完善环保及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实行清洁文明生产。到目前为止,公司(矿)在环保方面的投入累计已达上千万元,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行了斗米山煤矿、水井头煤矿、铁箕山煤矿废水处理系统,储煤场、筛选楼喷淋防尘系统、洗煤厂雨水收集系统等环保设施,矿井产生的大部分处理水回用于生产,截至2011年,我公司实现了生产用水完全自给,取消了外部供水,废水回用率达到了85%以上,仅此一项每年节约取水费近百万元,极大减少了废水排放总量。少部分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外排,全部达到了《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
2、新、改、扩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
我公司已经建设了的和正在建设的项目都严格执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的有关规定。
3、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我公司水井头煤矿地面废水处理系统,由于生产运行时间长,设备设施破损严重。2011年投入约70万元对该废水处理系统进行了大修,特别是重新修建了两级沉淀池,主要检修内容主要包括更换抽水泵、沉淀池中的蜂窝斜管;加固翻新操作台及护栏等。
4、废水、废气达标排放情况
我公司有四个废水排放口,即斗米山煤矿、水井头煤矿、铁箕山煤矿、选煤厂排放口,外排废水均达标;三矿的锅炉废气经水膜或旋风除尘器除尘后,达到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类区Ⅱ时段排放标准。
5、大力开展矿山安全标准化和HSE体系建设活动,推行现场安全标准化和现场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管理,注重现场清洁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
3、企业年度资源消耗总量
公司2011年度资源消耗总量见表3-1:
表3-1牛马司矿业分公司2011年度资源消耗总量表
序号
|
名称
|
年耗t/a
|
1
|
钢材
|
62.16万
|
2
|
坑木
|
6920
|
3
|
雷管
|
39.3万发
|
4
|
钢丝绳
|
5.88万
|
5
|
新鲜用水量
|
47.36万
|
6
|
循环水量
|
27.2万
|
7
|
原煤量
|
9000
|
8
|
电
|
2652.08万kWh
|
4、企业环保投资及环境技术开发情况
4.1 企业环保投资
我公司严格按照建设项目“三同时”要求,确定各项污染因子的稳定达标排放及其排放标准,完善各项环保设施,建立污水处理系统,采取防雨防流失等措施。
公司分别开展了三矿井下废水处理设施、储煤场、筛选楼喷淋洒水防尘设施洗煤厂雨水收集设施等环保项目的建设,共投入资金约500万元。这些项目的开展改善了我公司生产、生活环境和周边生态环境。
4.2清洁生产实施情况
我公司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企业,对产生的固体废物如煤矸石、炉渣、煤泥均进行综合利用。我公司已委托长沙市玺成工程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已编制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情况见表4-1。
表4-1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情况表
编号
|
企业名称
|
所属行业
|
主体工程投产时间
|
主体工程竣工环保验收时间
|
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时间
|
向环保部门提交评估/验收申请时间
|
完成评估时间
|
完成验收时间
|
审核咨询机构名称
|
1
|
湖南黑金时代牛马司矿业有限公司
|
煤炭开采
|
1962
|
/
|
|
|
|
/
|
长沙市玺成工程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5、企业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5.1 废水处理设施
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主要为矿井井下废水,其处理措施均能稳定运行。
(1)矿井井废水
公司三对矿井采煤生产系统现有采矿工程井下及井上水治理设施有两个
①各矿井井下-300建立沉淀池经自然沉淀后处理井下废水,废水量为3500m3/d,处理能力为5000m3/d,处理后经泵抽到地面沉淀池。
②各矿井地面负责处理从井下抽至地面以上的所有井下水,废水量为3500m3/d,采用中和+混凝沉淀处理,处理能力为3000m3/d,处理后部分用于工业广场、洗煤厂生产用水和防尘用水,部分外排至西洋江。
5.2废气处理设施
(1)三矿锅炉烟气
斗米山矿、水井头矿、铁箕山矿蒸汽锅炉废气产生量约为6200万标/a,经旋风或水膜除尘后由15m烟囱排放。
(2)储煤场扬尘
整个储煤场采用喷淋防尘系统,不间断进行洒水,保持场地湿润,防治扬尘。
5.3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
(1)煤矸石
煤矸石全部集中运至白莲寨矸石山集中堆放,69300吨用于综合利用制砖。。
(2)炉渣
炉渣全部集中运至白莲寨矸石山集中堆放,980吨用于综合利用制砖。
(3)煤泥
选煤厂产生的煤泥及煤矸石在储煤场临时堆放,定期由公司出售给外单位,年产生量为7.8万吨。
(4)沉淀池污泥
各水处理沉淀池中污泥定期清空,统一堆放,集中装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填埋。
其详细利用情况见表5-1~5-3 。
表5-1 牛马司矿业有限公司主要废水污染源及防治措施一览表
序号
|
废水类型
|
主要污染物
|
产生设施或工序
|
产生形式(连续/间断)
|
废水污染防治设施
|
处理后去向
|
设施名称
|
套数
|
工艺类型
|
1
|
斗米山矿井下废水
|
SS、COD
|
井下采矿
(200m3/d)
|
连续
|
反应池+二级沉淀分离
|
1
|
自然沉淀
|
外排西洋江
|
2
|
水井头矿井下废水
|
SS、COD
|
井下采矿
(1800m3/d)
|
连续
|
反应池+二级沉淀分离
|
1
|
自然沉淀+中和+混凝沉淀
|
回用选煤厂洗煤用水及储煤场防尘用水
|
3
|
铁箕山矿井下废水
|
SS、COD
|
井下采矿
(1500m3/d)
|
连续
|
反应池+二级沉淀分离
|
1
|
自然沉淀
|
外排西洋江
|
4
|
选煤厂
|
SS、COD
|
雨水、地面冲洗水
|
连续
|
沉淀池
|
1
|
自然沉淀
|
回用储煤厂防尘用水
|
表5-2 牛马司矿业有限公司主要废气污染源及防治措施一览表
序号
|
生产废气设施或工序
|
有组织源/无组织源
|
主要废气污染物
|
废气污染防治设施
|
排气筒高度(m)
|
设施名称
|
套数
|
工艺类型
|
1
|
斗米山矿锅炉
|
有组织
|
So2、烟尘
(1500万标/a)
|
旋风除尘器
|
1
|
旋风除尘
|
15
|
2
|
水井头矿锅炉
|
有组织
|
So2、烟尘
(3200万标/a)
|
旋风除尘器
|
1
|
旋风除尘
|
15
|
3
|
铁箕山矿锅炉
|
有组织
|
So2、烟尘
(1500万标/a )
|
旋风除尘器
|
1
|
旋风除尘
|
15
|
4
|
选煤厂
|
无组织
|
扬尘
|
喷淋系统
|
1
|
洒水抑尘
|
-
|
表5-3 牛马司矿业有限公司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一览表
类型
|
序号
|
产生固体废物设施或工序
|
固体废物名称
|
类别
|
处理处置方式
|
综合利用方式
|
|
1
|
采煤
|
煤矸石
|
I类
|
堆存或综合利用
|
制砖
|
|
2
|
锅炉
|
炉渣
|
I类
|
堆存或综合利用
|
制砖
|
3
|
选煤
|
煤泥、煤矸石
|
I类
|
外售
|
外售
|
4
|
沉淀池
|
污泥
|
I类
|
填埋
|
|
危险废物
|
无
|
6、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的处理、处置情况,废弃产品的回收、综合利用情况
牛马司矿业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主要为一般固体废物:煤矸石、炉渣、煤泥。目前,公司的一般固体废物均能得到合理处置。其中采矿产生的煤矸石和锅炉燃煤产生的炉渣均通过机车运输集中到总矸石山进行堆存,部分进行综合利用予以制砖;洗煤产生的煤泥、煤矸石临时堆存后全部外售。我公司的一般固废物堆放场所,均能分类分区贮存,并设置了专门的标识。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危险废物的产生。其详细利用情况见表。
表6-1 一般废物的处置情况
序号
|
固废产生单位
|
固废名称
|
产生量(吨)
|
处置利用方式
|
处置利用量(吨)
|
1
|
牛马司矿业有限公司
|
煤矸石
|
99000
|
堆存或综合利用
|
69300
|
2
|
牛马司矿业有限公司
|
炉渣
|
980
|
堆存或综合利用
|
980
|
3
|
牛马司矿业有限公司
|
煤泥、煤矸石
|
7.8万
|
外售
|
7.8万
|
4
|
牛马司矿业有限公司
|
污泥
|
200
|
填埋
|
|
7、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7.1排污缴费情况
牛马司矿业有限公司在2011年6月3日按时向邵东县环境保护局缴纳了排污费150000元(缴费发票号为0909924652)。
7.2污染治理、环保投入
牛马司矿业有限公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公司在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的投入,建有公司环保管理制度,各项环保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健全,各项环保设施能落到实处,并做到有效监控。公司各项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并且能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方面的各项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