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卫矿业有限公司走笔
本报记者 张兴伶 姚仲秋 王金星 刘俊明 通讯员 郭子杰
董事长、总经理 李文军
党委书记 郭强伟
这是一个与火有关的美丽神话。传说中的天方国,有一对神鸟,雄为凤,雌为凰。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从此鲜美异常,不再死。
从1958年建井,近50年的风雨前行,红卫——一个在湖南煤炭工业界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不久前,波澜不惊的完成了它脱胎换骨的“蝶变”,顺利改制成为“湖南省煤业集团红卫矿业有限公司”。这个经过重新锻造后获得新生命的企业,仅仅是今年1—7月份就实现原煤产量超计划10135吨,盈利1392.25万元, 职工7个月人平收入14925.82元,比计划提高4807.84元。告别旧的体制,演绎新的传说,红卫,如一只美丽的“金凤”,以它活力四射的激情,容光焕发的新貌,展翅在湘南辽阔天空,矗立于世人面前。
耒水传奇
红卫矿业公司位于湖南省耒阳市东南部,耒水河畔。这是一个盛产传奇的地方。炎帝“揉木为耒”,发明最初的农耕工具“耒”,开启了中国的农耕文明。汉张良隐居地,三国诸葛武侯屯兵处,苏耽修炼,蔡伦造纸,杜甫埋骨,张飞立寨,朱德驻马。红卫就处在这每寸土地都留有神韵的山水之间,葱茏之中。公司机关距耒阳市区11公里,有矿区公路、集团公司自营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京广铁路相连,沿耒河而下,可以直达湘江、洞庭湖,交通十分便捷。公司下辖沈家湾、坦家冲、里王庙、龙家山4对矿井。煤炭储量丰富,品种齐全。主产品中灰、低硫、高发热量的无烟煤,名闻遐迩。
时光流逝,岁月无痕。悠悠耒水记载了红卫走过的一程又一程坎坷崎岖而又勇往直前的征途。
追忆的镜头定格在近半个世纪以前。建井初期,创业者们在路、电、水“三不通”等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借居在风雨飘摇的茅棚里,手锤打眼,拖箕运煤,修公路,架电线,建井筒,创造了月成巷的全省记录。困难造就了英雄的红卫人,即使在十年动乱期间,红卫人的思想也没乱,队伍没散,仍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生产,没有停产一天,10年共产原煤325万吨,平均年产达32万余吨,“拨乱反正”后的1979年生产原煤46.4万吨,创建矿以来最好水平。1983年在4对矿井全面推行支护改革,推行“三梁四柱”单体配兀梁支护方法,在全省煤炭系统率先实行工作面支护金属化;1988年创办了江南第一家树脂锚固剂厂,推行了光爆锚网喷支护,提高了顶板和巷道支护的安全性。同时,瓦斯防突与治理工作成效显著,闻名全国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坦家冲矿井曾连续1800天实现安全生产、2981天无瓦斯事故,该矿至今又连续5年零4个月实现了安全生产。历尽艰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一个只有两个简易投产井,一个瓦斯抽放试验井和两个停建井组成,固定资产原值500万元,年产量几万吨的小型煤矿,发展壮大到目前拥有职工2000多人,4对生产井、年产40多万吨的中型企业。红卫人用骄人的业绩和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书就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数十年来,红卫先后多次被评为全省、全国煤炭系统先进单位,不仅如此,红卫还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职工队伍,涌现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有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特等奖劳模奉连科、有能源部工业劳动模范李其初,有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彭新辉,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曹芝顺、张贱珠和刘佳仁。这一个个闪烁着乌金光芒、普通而又极不平凡的名字,如耒水长歌,流传不息!
浴火重生
随着矿区长时间的开采,红卫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大树,逐渐枯瘦衰老。资源濒临枯竭,开采难得加大,生产成本畸高,经济效益下降。造成企业长期亏损,截至2006年7月31日,公司帐面总资产8184.28万元,负债8723.86万元,资产负债率达106.6%,资不抵债。经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红卫进入政策性关闭破产。今年1月31日,是红卫历史上刻骨铭心的日子。经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红卫破产还债。这是红卫旧体制时代的终结,也是新生机新纪元的开启。按照“实行整体破产、有效资产重组、社会职能移交、人员分流安置”的工作思路,一场彻底改变企业命运的浴火重生,悄然在红卫拉开序幕。一手抓改革改制,一手抓生产自救,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井下安全,地面稳定,人心不乱,队伍不散。由于组织精密,措施得力,工作到位,破产和重组平稳推进。5个多月的时间里,充满挑战,充满艰辛,纷杂浩繁的各项程序有条不紊展开。对涉及正常退休、提前退休、提前退养、一次性安置费计算、社会职能移交等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公平公开公正操作,对工伤鉴定、职工出勤统计、职工工龄、职工安置费等信息及时张榜公布,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对破产实施方案、职工安置方案等相关政策制度都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使职工都充分了解破产实施的情况,清楚自己的分流安置途径。企业职工通过身份置换、办理提前退休退养等多种方式,得到了妥善安置。其中提前退休退养947人,移交151人,参与企业重组的职工2168人。同时资产得到有效重组,新的企业顺利组建。由集团公司和参与重组的职工共同出资2600万元组建了新企业。没有丝毫动荡,没有点滴犹豫,更没有徨惑,新红卫在安静祥和中无痛分娩。5月27日,公司创立大会暨首次股东大会顺利召开,选举成立了公司第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李文军出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郭强伟担任公司党委书记。
2007年6月6日,湖南省煤业集团红卫矿业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这是红卫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红卫人迈入改革发展的快车道,走进企业成长壮大的高速期,获得了融入大湘煤的新机遇。
破茧成蝶
走出旧体制的泥沼,轻装上阵的红卫在集团公司“五统一”管理模式和 “管理效益年”活动的大旗下,一破茧就迎来曙色。
安全生产上,坚持把加强“一通三防”管理、利用科技治理瓦斯作为夯实安全基础的重头戏。公司以深化瓦斯集中整治为契机,在不断健全防突机构、完善矿井通风系统的同时,上半年,共抽放瓦斯62.96万立方,完成进度计划的110%。突出次数和强度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30%和13%,瓦斯超限次数同比大幅度减少,一季度基本消灭了瓦斯超限现象。截止到8月份,全公司已连续26个月实现了安全生产,连续5年多时间消灭 了“一通三防”伤亡事故,安全效果创近十几年来最好水平。
破产、生产两不误。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积极组织生产自救,2月到5月的关闭破产重组期间,生产原煤134216吨,较计划超产1616吨,上半年公司生产指标全面超额完成。
狠抓质量标准化工作,努力打造本安型矿井,提升矿井生产能力。在开展质量标准化 “八个一示范工程”的基础上,又实施了“八个一精品工程”竞赛。使采掘工作面支护“三化”率达到100%,矿井的工程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得到提升
一系列的举措让红卫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以预算试点企业的要求为起点,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按照集团公司批准的年度预算,分季度、分月度分解预算,下达到各单位进入年度考核指标,实现了预算责任的主体明确。优化人力资源,控制工资成本,确保了职工收入有序增长。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实施总量控制,以产定员、以岗定员。加强物资供应管理,降低了材料成本。狠抓煤质管理,发挥集团优势,确保提质提价增收。今年1-7月,公司平均销售单价达388.66元/吨,较预算上涨了23.66元/吨,较上年同期上升了32.9元/吨。仅此一项较预算增收612.71万元。
扎实开展“争贡献、当先锋”主题活动。党委按照“党建管理、安全生产、班子建设、班组建设、岗位贡献、经济效益”六个方面的内容,在各个工作岗位兴起讲科学、比管理,讲安全、比质量,讲标准、比技术,讲效益、比贡献的热潮。心系湘煤、献计献策“金点子”活动,“争贡献、迎七一、创佳绩、献厚礼”活动的个人创百元、组创千元、队创万元、矿创十万元竞赛活动好戏连台。全公司党员个人创百元的102人,创千元组32个,创万元队13个,4个矿都完成了创10万元的目标。
井下安全、地面稳定、矿区和谐,三个文明同步协调发展。红卫,崭新地展现出勃勃生机。
凤舞湘南
今天的红卫是令人刮目相看的红卫,明天的红卫将是宏图大展、展翅高飞的红卫。
在公司确立的工作目标中,2008年原煤产量将达到41万吨,2009年42万吨,2010年43万吨。确保百万吨死亡率不超控,力争实现零死亡。年非煤产值突破3000万元,实现利润500万元。经济效益稳定在年盈利1200万元,打造具有红卫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文明、高效、和谐矿区。与之相配套的各项工作措施也将相继出台。
在红卫的发展蓝图和中长期目标上清楚写着:坚持内涵和外延并举的方式不断扩大再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效水平。主业上抓好矿井采掘接替,确保产量持续稳定增加。5年内解放“三下”煤量100万吨。非煤产业上进行技术改造,使其发挥规模效益。规划中的金龙支护材料公司新产品开发,太妃龙泉水厂的寻求与国内品牌水联营,扩大生产规模等都已在积极实施。
红卫矿业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庆典上,董事长、总经理李文军掷地有声宣言:我们将肩负前辈的重托,紧紧把握新的机遇,勇敢迎接新的挑战。以红卫人“不畏艰难、无私奉献、求实进取、勇攀高峰”的一贯精神,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坚决实现打造本安型矿井、构建和谐矿区的目标。
八月的艳阳在红卫矿区洒下遍地金辉。广袤的苍穹下,红卫这只凤凰已经舞动它婀娜多姿的羽翼,开始它高远的翱翔之旅!
|